進入3月份以后,溫度開始逐漸回升。當溫度達到10℃以上,螃蟹就開始攝食。隨著溫度的逐漸上升,螃蟹攝食逐漸恢復,水草也開始快速生長,這個時候也是青苔快速大量的滋生時期,而此時螃蟹也面臨著第一次蛻殼期(第一次生死考驗期),所有這些都決定了早春池塘管理非常重要。下面主要從六個方面介紹早春河蟹池塘管理要點:
一、水草種植

1、伊樂藻
年前種植的伊樂藻如果沒有生根發枝就要補種,這個時候可以加大每棵種植株數,但種植密度不要太大;建議分行種植,保持行間距5~6米,以利于通風透光和水體流動;全池水草覆蓋率不超過80%;
2、輪葉黑藻
(1)選擇晴天播種,塘底濕潤無水,草種6-8斤/畝;(2)草種行寬3-5m,行距3-5m,南北走向;(3)草籽生根發芽(3-5天)后開始加水5-250px,后面視生長情況逐漸加水,保持草頭在水面以下。
如果池塘水比較多,可以池塘消毒后帶水種植。草籽用量6-8斤/畝,拌入一定量的泥土,攪拌均勻后布點種植,每棵草籽不宜過大,保持行間距在3-5米。
二、螺螄放養
如果年前沒有放養螺螄,可以選擇在開春以后補放一定量螺螄,螺螄放養有以下幾個原則:
(1)螺螄以當地產最好,肉質飽滿,活力好;
(2)控制放養密度,前期畝放200~300斤為宜,防止投放過量引起水質清瘦,青苔滋生;
(3)螺螄要分批投放,一年2~3次,累積畝放養量在600-800斤左右;
三、飼料投喂
蟹苗下塘以后飼料投喂相對比較少,并且經過一個冬天不怎么攝食,苗種體質比較差;開春以后,隨著溫度上升,攝食量逐漸增加,一方面要恢復體質,另一方面要為第一次蛻殼準備營養,如果這個時候營養不充足,條件跟不上,那么第一次蛻殼很有可能出現蛻殼不遂等問題,影響苗種成活率。
(1)天氣晴好或溫度較高時,一定要堅持投喂,投餌率在2-3%之間;
(2)早期要投喂高蛋白餌料,盡量投喂蛋白含量高的河蟹膨化料(30%蛋白含量以上),利于消化和吸收,快速增強河蟹體質,為其第一次順利蛻殼做好營養準備;
(3)在飼料中添加免疫抗應激成分(如海聯科VC50)和微量元素,預防蛻殼不遂和軟殼,提高蛻殼期間的成活率和膨脹系數以確保河蟹規格。
四、蛻殼期管理
3月中下旬扣蟹第一次蛻殼,那些病殘弱蟹在第一次蛻殼期就會被淘汰掉,所以第一次蛻殼期河蟹損失最高。但第一次蛻殼期間管理得當,同樣也可以提高蟹苗成活率。
(1)蛻殼前投喂高蛋白飼料,增強體質與營養;
(2)蛻殼期補充鈣離子(如海聯科硬殼寶),促進蟹苗的硬殼與防治蛻殼不遂;
(3)蛻殼期禁止使用刺激性藥物或者耗氧產品;
五、青苔預防

早春時期河蟹池塘水瘦、水淺、光照強、溫度適宜,為青苔的快速大量生長提供了優厚的條件。如果任憑青苔生長不去制止,后果就是整個池塘都會被青苔布滿,水草無法生長,河蟹無法生存。
預防青苔的最有效方法是早肥水,在青苔大量生長之前就把水肥起來。青苔的生長得到抑制之后,可以省去大量殺青苔的藥物,同時減少藥物對蟹苗的刺激影響??赡芤灿锌蛻舨捎迷缙诜仕姆绞娇刂魄嗵?,但是感覺水沒有肥起來,反而將青苔肥起來了,那是因為早期肥水要選擇肥效快的產品。建議晴天使用海聯科3300+3302(3300一桶8-10畝;3302 2斤/畝),可以幫您解決低溫肥水、控制青苔的問題!
六、水體殺菌消毒,疾病預防
3、4月份氣溫逐漸回升,水體中的各種有害菌和寄生蟲開始大量繁殖,就像人容易在春季患流感一樣,河蟹也很容易感染細菌性疾病造成大量死亡。使用海聯科聚維酮碘溶液殺滅水體中的病菌,防止河蟹感染細菌性疾病,保證河蟹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。
查看更多>>>>>河蟹池塘早春管理技術要抓住留個關鍵點
- 上一篇:河蟹養殖池塘肥水的四個技巧分享
- 下一篇:河蟹養殖前期水質管理的九個注意點